中新網蘭州9月15日電 (馮志軍 丁潔瓊)記者15日從甘肅省氣象部門獲悉,50年來甘肅河西走廊年均氣溫呈上升趨勢,高於同期全國和甘肅的“變化”,尤其是近30年來這裡“變暖”趨勢明顯。儘管總體呈增加趨勢的年降水量使當地極端乾旱事件有減少趨勢,但這並未改變其整體的乾旱特征。
  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列四郡”以來是中國連接新疆的重要通道,為古代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國同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國際通道。
  絲綢之路,既是一條文化交流之路,也是一條氣候、生態變遷之路。作為絲綢之路的一個縮影,河西走廊在近百年間氣候變化的影響下,諸多歷史遺跡相繼消失,祁連山冰川消融、民勤沙漠化等問題備受外界關註。
  甘肅省氣象部門最新發佈的《近30年河西走廊地區的乾旱發展情況》指出,近30年,河西走廊地區的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升溫率達0.46℃/10年;年平均降水量也呈增加趨勢,降水量增率為6毫米/10年,總體有向暖濕化發展的趨勢,但這種變濕趨勢並不明顯。
  河西走廊氣候乾旱,降水稀少且分佈極不均勻,平均年降水量150毫米,不足全國平均年降水量(632毫米)的1/4。其生態異常脆弱,為典型的乾旱荒漠氣候區。
  調查顯示,從1987年後,河西走廊地區年均氣溫上升幅度逐漸加大,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特別是1996年以後,年平均氣溫呈快速上升趨勢。2013年是河西地區最暖的年份,年平均氣溫為8.1℃,比近30年(1981—2010)平均相比偏高1.1℃。
  與此同時,50年來河西地區年降水量總體呈增加趨勢。與近30年(1981—2010)平均相比,20世紀60年代降水偏少,80年代中期以後降水偏多。
  氣象部門認為,水資源缺乏是河西走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核心問題。人們長期對水資源的過渡利用和不合理的空間開發模式疊加在脆弱的生態環境之上,造成了天然綠洲退縮、地下水位下降、內陸河斷流、沙漠化擴大、植被破壞、土地鹽漬化、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等嚴重的農業資源問題,人地關係日趨緊張。(完)  (原標題:甘肅河西走廊“變暖”明顯 降水增多難抑乾旱特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j53pjrmq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